今年的A股市场,两极分化,机构狂欢,散户大幅亏损。由于全年近七成的个股下跌,很多中小投资者不是被套牢,就是被割肉出局,A股市场的去散户化愈演愈烈。


中国股市,20年罕见“怪象”:散户亏惨了,机构却赚翻了!背后原因让人一身冷汗。


今年的A股市场,两极分化,机构狂欢,散户大幅亏损。由于全年近七成的个股下跌,很多中小投资者不是被套牢,就是被割肉出局,A股市场的去散户化愈演愈烈。

临近年底,大盘蓝筹大涨,小市值股票大跌,很多机构赚得盆满钵满,多数小投资者亏得一塌糊涂,应该说,这种结构性行情导致的投资收益两极分化,在A股的二十多年历史上,应该还是首次。 

 

A股交易数据显示:12月22日,这两市去除这个月上市的16只新股和停牌的213家公司,总计有3230家公司,日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的公司,有420家,其中有63家公司的成交额,甚至低于了500万元,成交非常低迷,可以说已经被市场边缘化。 

来统计这420家公司,市值低于50亿元的公司有347家,占比达到82.6%,低于30亿元的公司有183家,占比43.6%,其中有24家公司市值低于20亿元。 

从动态市盈率来看,亏损的公司总计65家,占比15%,市盈率高于40倍的公司有216家,占比51.4%。

 

如果从今年的涨跌幅来看,420家公司中,除了去年12月以来上市的46家公司,只有4家公司上涨,几乎全部下跌, 其中下跌超过50%的有47家,占比11.2%,下跌超过30%的有253家,占比高达60.2%。 

从这些数据来看,公司市值越小,成交额越低,业绩越差,市场表现就越差,上周五这一天的成交数据,其实就是今年整个A股市场的体现,目前来看,小市值公司、绩差股被边缘化的趋势不仅没有趋缓,甚至还在加剧。 

 

而这些边缘化个股的持有者,基本都是中小投资者,因为他们的选股思路,基本都是炒小盘,炒绩差、炒重组。于是很多人今年大幅亏损,套太多只能就低趴下,导致成交低迷。从海外成熟市场来看,七成以上的成交量是由机构投资者完成。

而在A股,却有八九成的成交量是由散户来完成,从这个对比来看,A股市场要走向成熟,去散户化必不可少,香港市场上,很多公司的股价跌得只剩下几分钱,甚至一分钱,多少年之后,A股也极有可能会是这样,投资者要事先做好准备。 

新华社:机构已主导A股行情 广大散户正逐步退出市场

整个2017年,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白马股领涨市场,小盘股则纷纷下跌。这也让不少人认为,机构逐渐主导了市场的话语权,散户将逐渐退出市场。那么投资者是否认同这种观点?

今年以来小盘股资金流出明显,低成交量个股集中涌现,而蓝筹白马股吸纳了大量机构资金呈现出持续性上涨。嘉合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姚春雷表示,这正是机构资金主导市场的重要特征。

“市值越大的公司,机构持股比例越高,市值越小的公司,机构持股比例越小;估值越低的公司,机构持股比例越高,估值越高的公司,机构持股比例越低;近两年涨幅越大的公司,机构持股比例越高,跌幅越大的公司,机构持股比例越低。”

尽管长期以来A股被认为是散户资金主导的市场,并被冠以“换手率高、炒作性强、暴涨暴跌”等特征,但这种情况在近两年出现了明显改变。专家认为,近两年A股正在逐渐变为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,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变化将明显引导市场趋势,A股散户化特征逐渐淡化。

P2P破6万亿,成大众资产配置主流

截至2017年11月底,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60091.32亿元,突破6万亿大关,去年同期历史累计成交量为31847.67亿元,同比上升88.68%。

2017年以来,网贷投资人、借款人数保持着高增涨水平。网贷行业获得了更多的资金青睐,网贷人气攀升也反映了P2P网贷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成为趋势。

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部门正式发布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》,确立了网贷行业监管体制及业务规则,明确了网贷行业发展方向,为网贷行业的规范发展和持续审慎监管提供了制度依据。

《办法》出台后,按照网贷行业“1+3”(一个办法三个指引)制度框架设计,银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分别于2016年底和2017年初,发布了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》、《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》,随后,2017年8月25银监会发布了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》。

《信息披露指引》的出台,标志着网贷行业“1+3”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,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政策体系,进一步明确网贷行业规则,有效防范网贷风险,保护消费者权益,加快行业合规进程,实现网贷机构优胜劣汰,真正做到监管有法可依、行业有章可循。

目前P2P网贷行业历史成交量已突破6万亿,行业用户超过5000万,监管的成熟以及用户的大幅增长,给行业一个明确的信号,金融行业的总体需求非常大、行业定位非常高,互联网金融大有可为。